首页

恋脚小说

时间:2025-05-29 11:33:39 作者:人民网评:为劳动者提供更多高质量就业公共服务 浏览量:95784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市场之基。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必须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健全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围绕健全均等普惠、功能完备、帮扶精准、基础巩固、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出20条举措。这是打好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的有力体现,对提高就业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有重要而深远影响。

  良好的就业公共服务,有利于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效对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连续4年保持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就业大局保持总体稳定,与党和国家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就业促进机制密不可分。进一步健全精准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亟需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强化担当、狠抓落实,推动既定政策落地见效。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县(区)以上普遍成立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超过98%的街道、乡镇设立了服务窗口。但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与当前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的就业形势相比,我国就业公共服务还需继续扩容提质增效。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为各类劳动者提高技能和素质创造更加均等可及的条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特别是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技术进步造成不少劳动者技能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为劳动者提供针对性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能力提升等服务,能够帮助他们走好走稳就业路。

  就业公共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产业与就业的重要环节。2024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将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等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将为推动实现经济增长与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围绕“为谁服务”,精准发现识别服务对象、摸排判断服务需求;围绕“服务什么”,完善功能完备的就业公共服务内容;围绕“怎样服务”,推行帮扶精准的服务模式;围绕“谁来服务”,打造基础巩固的就业公共服务格局;围绕“服务提效”,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就业服务领域的应用……以“五个围绕”为实施路径,不断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巩固就业稳定态势,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山东推出“五重一基”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计划,四川打造西部高技能人才培育总部基地……越是承压前行,越要千方百计稳住就业。以高质量的就业公共服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定能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刘跃进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气象台公布15日9时至16日8时,全国降水量前十地区,河南占9席,其中,南阳市社旗县降雨量高达418.6mm,在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中排行第一。

当前,尽管百日咳疫苗不能在整个生命周期起到保护作用,但仍是婴幼儿预防百日咳最重要的措施。毕竟年龄越小,百日咳症状越重,并发症越多,发生猝死的几率就越高,接种疫苗不仅能降低感染风险,还能减少百日咳重症发生率。

大数据看出游者热门选择 “沉浸式”体验县城“烟火气”成新风尚

为推动社会组织在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电子竞技工作委员会发挥电子竞技作为新兴产业特点,特别是电子竞技行业在促进就业创业的独特优势,联合相关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电竞领域就业创业专项工作”,包括搭建全国高校电竞生态系统、推动高校电竞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发起电竞领域就业创业专项基金、组织高校电竞职业技能大赛以及开发全国青年电子竞技社区数字平台等。推动全国高校电竞专业和方向学科建设新发展,开辟全国电子竞技行业拓展就业新空间,创新数字文化产业资源对接模式,搭建和完善就业服务平台,细化培育电竞就业岗位和工种,树立电竞领域促进就业创业独特品牌。

铁路部门启动“双11”快件运输服务

日前,北京市文旅局发布关于提升暑期旅游景区基本服务质量、践行文明旅游的倡议。倡议中提到,除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旅游景区和对外开放单位外,全市旅游景区已全面取消预约要求。取消预约制后景区做了什么,未来会全面推广吗?

2023年中国著作权登记总量逾892万件 同比增长40.46%

王文涛指出,中国的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能耗排放较高,有的因为长期使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应该说,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比如,在用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平均每年约有2.7亿台家电按标准来说超过了安全使用年限。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既是增强当前经济增长动力、巩固回升向好的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以旧换新是要建立在消费者的自愿基础上。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主,通过政策支持和引导,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去旧更容易、换新更愿意”的有效机制。(制作 徐妙巧)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